《大国外交》第二集:众行致远
信息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7-08-31

【字幕】2013年3月14日 中国北京 人民大会堂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解说词】

2013年3月14日,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解说词】

新的历史时期,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度调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发生深刻变化,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

【解说词】

世事如棋。置身新的时空坐标,中国外交如何布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周边局势,中国将如何处理同各方关系,如何维护和延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解说词】

开局落子,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重要标志性意义。2013年3月1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进行首次出访,首站——俄罗斯。

【解说词】

距离中国国家领导人办公地中南海6公里,有一家莫斯科餐厅。悠扬的俄罗斯音乐、其乐融融的亲友聚会,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

山水相连、毗邻而居,中俄关系源远流长。在中国,有很多承载两国传统友谊的历史印记。

【解说词】

长期以来,中俄都将对方视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今天,这两个主要大国,面对国际格局深刻变迁将如何展开新的互动?新时期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将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全世界都在屏息观望。

【解说词】

俄罗斯马队仪仗队首次在克里姆林宫列队欢迎外国元首,国防部和作战指挥中心首次向一位外国元首敞开大门,中俄两国最高领导人会谈、交流的时间前后长达8小时……周到特殊的接待安排,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信任,折射出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解说词】

此访期间,双方共签署32项合作文件,数额大、期限长,被称为“世纪合同”。务实合作,深化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而两位领导人之间坦诚投契的交流,则进一步明确了中俄关系发展的大方向。

【同期】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 叶夫根尼·巴扎诺夫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多极化的世界,而不是西方控制的世界,这一点促进了我们的多方面合作。

【字幕】2013年3月23日 俄罗斯莫斯科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

【解说词】

2013年3月23日上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会议厅座无虚席。正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在这里发表演讲,创造性地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同期】外交学院院长 秦亚青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现实主义,第一个实力最重要,第二个就是利益至上。

【解说词】

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超越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框架,主张摒弃以对立和对抗为出发点的权力制衡,倡导的是以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的合作共赢。这是有着悠久历史与和平传统的中华民族就“国与国如何相处”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提出,为中国处理同包括俄罗斯在内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方向。

【解说词】

2013年秋,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

【解说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欧亚地区。俄罗斯此前也针对这一地区提出了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计划——欧亚经济联盟。二者之间如何协调,成为中俄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字幕】2014年2月 俄罗斯索契

【解说词】

2014年2月上旬,时值中国马年春节,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赴俄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

【同期】习近平

中国人讲,邻居家有喜事,都应该前来道贺。

【解说词】

利用这次“体育外交”的机会,习近平还开展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向普京介绍“一带一路”倡议。

【同期】俄罗斯联邦政府分析中心主任首席顾问 列昂尼德·格里戈里耶夫

目前,我们所建立的经济联盟,有着与中国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立足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才刚刚起步,一切都要看未来。

【解说词】

2015年5月,习近平再次应邀赴俄,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

【解说词】

此访期间,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大陆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中俄之间这一战略共识,也得到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积极响应和支持。

【解说词】

2017年5月,普京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个月后,习近平再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

【同期】俄罗斯总统 普京

习近平主席本人非常重视俄中关系的发展。他是很好的朋友、非常可靠的伙伴。

【解说词】

5年来,两国元首在各种场合会晤20余次,频繁的互动、深厚的友谊,引领两国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解说词】

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携手合作、相互支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对维护国际平衡和战略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俄关系的发展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成功典范。

【解说词】

作为中国申冬奥形象大使,中国冰球运动员宋安东开始进入大众视野。2015年,宋安东入选美国纽约岛人队,成为北美职业冰球联盟近百年历史上首位中国球员。

【同期】中国冰球运动员 宋安东

刚开始来的时候,他们也没见过中国孩子打冰球,他们都不知道中国有人打(冰)球。

【同期】美国国家冰球队副队长 瑞恩·苏特

我认为宋安东就是“中国冰球界的姚明”。

【解说词】

北美职业冰球联赛,世界顶级冰球赛事。宋安东之前,从未有中国人来到这里,跻身美国体育的这一传统领域。

【解说词】

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起,美国也开始面临一个新的现实,那就是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持续迅猛发展。

【解说词】

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对抗,这就是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家们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中美两国如何打破这一“魔咒”?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有没有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呢?

【解说词】

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在当时许多人看来,这给本已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解说词】

正当国际社会揣测新时期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时,习近平决定应邀赴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解说词】

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世瞩目的首次“习特会”,于2017年4月6日至7日在这里举行。

【同期】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 包道格

习先生和特朗普先生都有很强的个性。

【同期】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陆克文

双方面临两个重大挑战:一是双边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问题,二是安全关系问题。

【同期】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 包道格

习先生更加自信,处理这些事情时游刃有余,无论是敏感话题还是不那么敏感的话题,他都能周旋有度。

【同期】中国问题专家 罗伯特·库恩

很明显,特朗普总统非常喜欢同习主席的这种坦率而深入的交流。

【解说词】

两天时间里,特朗普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祖孙三代参与接待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

【同期】外交部部长助理 秦刚

会晤当天的下午,在习主席抵达海湖庄园前半个小时,特朗普总统带着女儿伊万卡、女婿库什纳早早地来到客厅等候,他还亲自检查客厅的布置。对不满意的地方,特朗普总统立即命令工作人员进行调整,他本人甚至亲自上手。

【解说词】

两天时间里,习近平和特朗普进行了7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建设性基调。双方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

【同期】外交部党委书记 张业遂

习主席说过,双方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这次会晤实际上是两国元首的一次战略沟通,增进了战略互信,起到了战略引领的作用。

【解说词】

海湖庄园会晤之后,特朗普更是在多个场合表达对习近平的敬重,对会晤成果“十分满意”。

【同期】中国问题专家 罗伯特·库恩

显然,习主席对特朗普总统产生了影响。

【解说词】

相互理解与尊重,往往要以坦诚交流、充分沟通为基础。

【字幕】2014年11月11日 中国北京 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

【同期】习近平

华山,这是我家乡的山。

【解说词】

道古论今、巧用典故,习近平利用多个场合,以形象的表达,阐释中国的“和”“合”思想。为习近平做英文翻译的孙宁能举出很多例子。

【同期】外交部翻译 孙宁

习主席他讲了明朝的郑和的故事,郑和当时下西洋,率领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但是呢,他去不是要去占领别人的土地,而是说给别人送去了像丝绸、茶叶,去促进中国和那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解说词】

5年来,习近平作为中国“首席外交官”,将热爱和平、谋求共赢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传递到世界各地。

【解说词】

这几年,在美国学习和训练的宋安东,也见证了美国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过程。

【解说词】

中美相互依存的现状、两国关系的错综复杂,也引起了宋安东的研究兴趣。如今,他已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将学习中美关系专业。

【同期】中国冰球运动员 宋安东

中国和美国现在有很多特别复杂的关系,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解说词】

宋安东和他在美国的冰球伙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很可能成为对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一直保持友好情谊。

而竞争与合作,也正是中美关系这枚硬币的两个面。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发表演讲,对“修昔底德陷阱”论调作出直接回应。

【字幕】2015年9月22日 美国西雅图 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演讲

【同期】习近平

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我们愿同美方加深对彼此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防止战略误解误判。

【解说词】

习近平与特朗普海湖庄园会晤后仅1个月时间,中美双方宣布,已就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达成10项共识,涉及农业、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2017年6月,首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在华盛顿举行;7月,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举行。

【解说词】

“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习近平提出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为中美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实现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标注出明确方向。中美之间开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既是两国人民之福,也是地区与世界之幸。

【解说词】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狮子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种“醒狮论”在欧洲变得颇有市场。中欧之间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显得尤为迫切。

【解说词】

2014年3月31日,习近平到访欧盟总部,这是中欧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对欧盟总部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以“桥”为喻,全面阐释中国对欧政策。

【字幕】2014年4月1日 比利时布鲁日 欧洲学院演讲

【同期】习近平

我们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解说词】

高密度、快节奏,11天里,习近平到访4个国家、两个国际组织,出席一场峰会,正式活动总计84场。

【同期】外交部部长助理 秦刚

习主席每次出访,日程安排都是异常地繁忙、紧张,往往是多、双边活动相互交织,一场连着一场。基本上每天都要有八九场活动。习主席经常是一大早就离开饭店开始活动,晚上很晚才能回到饭店,强度很大。

【解说词】

从柏林、巴黎到伦敦,从临近北极圈的芬兰赫尔辛基,到爱琴海畔的希腊罗德岛……随着习近平到访的脚步,中欧关系史新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解说词】

高层交往,提升关系定位,拓展合作空间,对接利益契合点。中德两国,不再局限于经济伙伴,更是政治和战略合作伙伴;中法之间,传承半个世纪前破冰建交的勇气,开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中英关系,开启通往“黄金时代”的大门,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解说词】

作为中欧合作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合作同时也在稳步推进。从北京到捷克,从塞尔维亚到波兰,习近平积极推动实现“16+1合作”同“一带一路”建设和中欧关系发展对接,谋求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解说词】

2015年12月25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正式成立,成为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同期】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 斯蒂芬·佩里

(一开始)英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有人担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能试图取代亚洲开发银行——亚洲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说词】

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得到英国等欧洲各国纷纷响应。在亚投行57个创始成员国中,欧洲国家就有18个,占比将近1/3。有分析人士说,这是中欧合作共赢的新成果。

【字幕】2014年3月27日 法国巴黎 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演讲

【同期】习近平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解说词】

这一中国版“醒狮论”,加深了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与了解。

【解说词】

互信不断增强,合作持续升级。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发展,对推动国际力量平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战略性、示范性作用。

【解说词】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对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尽管周边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海上争端、地缘政治新挑战等仍然存在。

【同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

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有的感觉到所谓的受威胁了、不安全了、不确定性了……

【解说词】

2013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明确了解决周边外交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

【解说词】

一直以来,东盟都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解说词】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倡议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解说词】

5年来,创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解说词】

中国与许多邻邦的友好关系,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东盟重要成员柬埔寨,就是一例。

【解说词】

中柬友谊,历久弥坚。当一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时,另一方总能秉持公道,为对方提供坚定支持。

2016年7月,东盟外长会议上,个别国家企图将所谓“南海仲裁案”结果写入会议联合公报,最终因柬埔寨等国仗义执言、强烈反对,未能得逞。

【解说词】

英国广播公司对相关事件进行报道,称之为“中国外交的一次胜利”。

【解说词】

“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情同手足的好邻居”,在当地主流报纸《柬埔寨之光》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这样形容中柬友好关系。

【解说词】

2016年10月,习近平访问柬埔寨。迎接中国领导人到访的,是柬方一系列超高规格礼遇,彰显出中柬关系的“不一般”。

【解说词】

年逾八旬的莫尼列太后,不仅主动提出陪同习近平一起向西哈努克纪念雕像献花篮,在王宫接待时,还特意请他在西哈努克太皇生前常坐的椅子上就座。这把椅子自西哈努克太皇逝世后就被柬埔寨王室珍藏,再没有使用过。这回再次启用,是作为对这位亲如家人的贵宾的至高礼遇。

【同期】柬埔寨王室研究院院长 克洛·堤达

请他(习近平)坐在这把椅子上,在柬埔寨的文化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表达双方相互思念,彼此铭记;二是祝福这位坐在这把特殊椅子上的尊贵客人长寿安康。

【解说词】

访问期间,在习近平和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见证下,中柬双方共签署31份合作文件,涉及外交、产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等多个领域,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解说词】

在中国,人们常常用“巴铁”一词指代巴基斯坦,意思是巴基斯坦跟中国是“铁哥们儿”“铁杆朋友”。

【解说词】

2015年4月,习近平将本年首次出访的第一站选在巴基斯坦。代表团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热情的海洋。

【字幕】2015年4月21日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同期】习近平

中巴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无论国际风云和两国国内局势如何变化,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一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份情谊堪称独一无二。

【解说词】

习近平在演讲中还提到,2014年12月,白沙瓦陆军公立学校遭遇惨烈恐怖袭击,141名师生遇难。中国第一时间对恐袭予以最强烈谴责、第一时间提供援助,并专门邀请巴方受伤学生和家属赴华疗养、访问。巴基斯坦人民再次感受到来自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解说词】

习近平出访巴基斯坦期间,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天候”寓意中巴两国风雨无阻、永远同行,这一定位在中国对外关系定位中独树一帜,凸显了中巴友好关系的特殊性、长期性、坚定性。

【解说词】

缅甸,同样是与中国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2015年11月,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在缅甸大选中获得压倒性优势,即将取得政权。缅甸政局变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外界认为,鉴于中国官方同缅甸民盟接触有限,缅甸新政府上台,可能会给中缅关系带来变数。

【解说词】

事实上,早在2013年5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就开始邀请缅甸民盟代表团访华,双方党际交流渠道畅通。

【同期】缅甸民盟中央执委 南钦推敏

这是我们代表民盟第一次受邀到中国,我是代表团的领导,所以我一开始挺担心。

【解说词】

11天的访华行程,民盟代表团从与缅甸领土相接的云南,到东南沿海福建,最后来到中国首都北京,他们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有了全新的了解。

【同期】缅甸民盟中央执委 南钦推敏

我们有切身体会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对中国的看法和中国的现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解说词】

前期的充分沟通,为中缅更高层面的党际交流提供了可能。昂山素季后来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温度的政党”。

【解说词】

应中国共产党邀请,由昂山素季率领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2015年6月访华。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昂山素季,被许多外国媒体称为“历史性的会面”。

【解说词】

2016年4月,缅甸新政府成立后,出任国务资政的昂山素季决定将中国作为她上任后访问的第一个东盟之外的国家。有媒体认为,这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成功。

【解说词】

2017年4月,缅甸总统吴廷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缅元首共同见证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两国关系正沿着“好邻居、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的轨道继续稳步前行。

【解说词】

大盘取厚势,官子有妙手。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5年来,习近平的出访行程,一半留给了周边,引领中国更加奋发有为推进周边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

【解说词】

今天的非洲已不同往昔。“希望”“发展”“活力”,成为描述这块大陆新的关键词。充足的劳动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非洲无疑是一片生机勃勃、充满机遇的土地。

【同期】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 法基

非洲拥有世界发展所需的许多重要自然资源,还有一点很重要,非洲60%的人口都比较年轻。

【解说词】

正因如此,许多国家都希望拓展非洲市场,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

【解说词】

中国同非洲之间,有着绵长而深厚的兄弟情谊。上世纪70年代,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而中国也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援建坦赞铁路,树立起中非友谊的一座丰碑。

【解说词】

周平,他的父亲曾是当年坦赞铁路的建设者之一。今天,周平和儿子来到坦桑尼亚,探访父亲工作过的地方。

【同期】中铁二局新运公司工作人员 周平

我父亲跟我讲过,当时他们在修建坦赞铁路的时候,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这条铁路基本上是靠肩挑背扛把它修建出来的。

【解说词】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将发展中国家视为外交工作的基础,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则是中国外交“基础中的基础”。

【解说词】

2013年3月24日,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刚刚10天,就来到非洲访问。

【解说词】

次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解说词】

30分钟演讲,30次热烈掌声!“真、实、亲、诚”,打动非洲兄弟的,正是中国愿与非洲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赤诚之心。

【解说词】

周平父子如今也在非洲修建铁路。一家三代,见证中非友好薪火相传。

【解说词】

作为中非合作的一个缩影,铁路建设似乎注定要承载一种特别的意义。

【解说词】

由中国企业承建、从蒙巴萨通往内罗毕的这条蒙内铁路,所有桥梁式动物通道净高均在6.5米以上,就连长颈鹿走过时,也不需要低头。既帮助非洲建成高质量铁路,又尽全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中国铁路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他们的庄严承诺。

【解说词】

蒙内铁路不仅着眼于路,更带动发展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港,进而激活整个蒙巴萨经济特区。这种路、港、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正是中国对非合作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同期】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 法基

非洲所有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是在诚意基础上共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能够满足非洲发展之需。

【解说词】

2015年12月,习近平再次访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解说词】

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这“十大合作计划”正稳步落实。

【解说词】

怀着一颗真诚、友好的心,践行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正结出累累硕果……

【解说词】

拉美,另一片美丽富饶的沃土,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地区之一。

【解说词】

近年来,中国稳居多数拉美国家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多年来是拉美能源、矿产品、大豆和食糖等产品的最大进口国。

【解说词】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已3次走进拉美。

【解说词】

2014年在巴西举行的中拉领导人会晤期间,习近平提出构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倡议构建“1+3+6”合作新框架:一个规划、三大引擎、六大领域,得到与会领导人一致支持。

【解说词】

真真切切的诚意、实实在在的合作,让拉美国家毫不犹豫地为中国朋友敞开大门。

【解说词】

2014年习近平访问拉美期间,双方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

【解说词】

此前,中国已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等一系列合作架构,而中拉论坛的成立,标志着由中国倡导成立、主要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多边合作架构实现全球覆盖。

【字幕】2016年1月21日 埃及开罗 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

【同期】习近平

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让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这里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中东向何处去?这是世界屡屡提及的“中东之问”。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这是中东人民的向往。

【解说词】

2016年伊始,沙特与伊朗的断交事件,令世界错愕。中东乱局之下,大国博弈硝烟味浓。

【解说词】

习近平此时前往中东,对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外界“大为惊讶”。习近平是首位同时访问沙、伊这两个断交国的外国领导人,也是伊朗被解除国际制裁后首位到访的外国元首。

【解说词】

分析人士指出,此访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的外交韬略和气魄,凸显中国中东外交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解说词】

访问期间,习近平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强调各方要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针对“中东之问”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方案。

【解说词】

2017年春,沙特国王萨勒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中东地区多国政要接踵来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中东影响力的提升。

【解说词】

2017年7月18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郑重授予习近平“巴勒斯坦国最高勋章”,感谢他亲力亲为,为中东和平贡献智慧与力量。一枚跨越万里的勋章,寄托着一份深沉由衷的敬意。

【解说词】

解决中东和平这道谜题,绝非旦夕之功。敢于直面最棘手的热点问题,彰显了中国开放自信的外交风范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解说词】

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5年来,习近平出访28次,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实现对不同类型国家元首外交的全覆盖,引领中国外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

【同期】外交部长 王毅

中国外交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战略布局。我们已经同9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可以说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解说词】

1955年4月18日早上,印尼万隆,周恩来、苏加诺、尼赫鲁等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与代表们,沿着这条街道走向独立大厦,参加世界历史上首次亚非会议。这就是著名的万隆会议“历史性步行”。

【解说词】

历史的时针指向2015年,又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习近平和印尼总统佐科等近100位亚非国家领导人或代表并肩前行,走向独立大厦,重现当年“历史性步行”的经典画面。

【解说词】

街边矗立的石碑上,镌刻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是中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智慧之光。

【解说词】

独行快,众行远。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对“21世纪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中国答案。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实现新拓展,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更加紧密。

面向未来,放眼寰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必将不断书写新的篇章,铸就新的辉煌!